一、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失眠是一个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是各种因素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营卫失和,阴阳失交,阴不纳阳或阳不入阴,神失所主的一种外在表象。
人的寤寐虽由神来控制,但神的功能的发挥要以气血作为物质基础,气血由脏腑化生和调节,脏腑功能正常,才能使人体气血充盛、营卫调和、阴阳平衡,而营卫气血的运行又依赖于经络的通畅及其功能的正常,因此,在这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失眠的发生。
二、中医治疗失眠的原则
临床上,治疗失眠的思路虽然各异,但它们之间都存在内在联系。总之,只有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充盛,阴阳平衡,神有所安,才能寤寐有常。中医治疗失眠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够改善失眠症状本身,对于失眠所引发的一系列全身症状如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等也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更能避免西药带来的一些不良反应和成瘾性。
三、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
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很多,包括中药、针刺、按摩、拔罐、耳穴压豆、艾灸、足疗等,要灵活选用。例如:一个长期熬夜工作的女性,失眠伴有健忘、心悸、乏力,月经量多,淋漓不尽,面色萎黄,当先选用中药汤剂以补血养血,再考虑针灸、耳穴压豆等其他方法,因为有形之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又如一个脾气暴躁的失眠患者,讲述病情时面红目赤,声高气粗,语速飞快,测血压偏高,典型肝火偏旺的表现,治疗可先选择肝俞、胆俞拔罐放血或走罐,以清泻肝火,再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总之,要结合患者病症特点、病程、辨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四、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与展望
目前有一些研究表明,中医辨证分型与多导睡眠图存在着相关性,不同证型的失眠患者间,其多导睡眠图结构参数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虽然目前还缺少令人信服的大样本研究,但这些研究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可以把患者失眠的症状特点、多导睡眠图的结构特点以及辨证之间的相关性做进一步大样本的分析,或许有助于我们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机,在临床研究中,我们也能针对不同的失眠类型去深入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法,在疗效评价上能更有针对性,让中医治疗失眠更系统化,这样也更方便中西医在失眠问题上的沟通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