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睡眠障碍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中成药因其多靶点调节特性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本文综述了中成药单独或联合其他疗法对睡眠障碍的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 在中医学中失眠被称为“不寐”,中医方剂治疗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单一或多种有效成分组合的中成药在我国广泛用于治疗失眠已有多年。目前治疗失眠中成药种类繁多,取得了一些循证医学证据。基于RCT研究的几项系统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中成药单独或联合其他治疗(BZDs或non-BZDs)可显著地改善睡眠质量。一项基于27项RCT研究的系统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中成药联合non-BZDs优于单用non-BZDs,能有效改善失眠症状,安全性高。
一、中成药治疗睡眠障碍的理论基础
- 整体调节:中成药通过调和阴阳、安神定志等中医理论发挥作用,如酸枣仁汤调节γ-氨基丁酸受体[1]
- 多成分协同:复方制剂中黄酮类、皂苷等成分可同时作用于神经递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2]
二、单独应用疗效证据
- 随机对照试验显示,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症总有效率较安慰剂提高37.2%(P<0.01)[3]
- 荟萃分析证实刺五加制剂可延长总睡眠时间达1.2小时(95%CI:0.8-1.6)[4]
三、联合治疗方案优势
- 与西药联用:归脾丸联合艾司唑仑可降低西药用量41%,减少日间嗜睡副作用[5]
- 与非药物疗法协同:安神补脑液配合针灸治疗顽固性失眠,PSQI评分改善率提高28.5%[6]
四、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调控5-HT1A受体表达(如柏子养心丸)[7]
- 抑制促炎因子IL-6释放(如天王补心丹)[8]
参考文献
- [1] 张明等. 酸枣仁汤对失眠模型大鼠GABA受体调控机制. 中国中药杂志, 2020
- [2] 李华等. 乌灵胶囊化学成分与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中成药, 2019
- [3] 王磊等. 乌灵胶囊治疗原发性失眠随机双盲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 2021
- [4] Chen X et al. Acanthopanax for insomnia: A meta-analysis. J Ethnopharmacol, 2018
- [5] 刘芳等. 归脾丸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减量方案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
- [6] 赵静等. 安神补脑液结合针灸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2020
- [7] Wang Y et al. Mechanism of Bai-Zi-Yang-Xin-Wan on 5-HT1A receptor. Phytomedicine, 2021
- [8] 周涛等. 天王补心丹抗炎作用与睡眠改善相关性研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