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失眠简短疗法(Brief Therapy for Insomnia, BTI)是一种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I)的简化多组分干预方法,旨在通过高效、易操作的方式改善失眠症状。本文综述了BTI的理论基础、核心组件、临床效果及适用性,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一、BTI的理论基础
BTI脱胎于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CBT-I),强调通过精简的干预模块(如睡眠限制、刺激控制)快速改善睡眠效率。其理论依据源于对失眠的“3P模型”(易感性、诱发因素、维持因素)的简化应用,重点关注行为与认知的交互作用[1]。
二、BTI的核心组件
- 睡眠限制:通过缩短卧床时间提升睡眠驱动力
- 刺激控制:重建床与睡眠的条件反射
- 认知调整:简化认知重构以纠正错误睡眠信念
- 睡眠卫生教育:提供基础行为建议
三、BTI的临床效果
多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BTI可在4-6周内显著改善睡眠潜伏期、睡眠维持和日间功能,效果与标准CBT-I相当[2]。其优势在于治疗时长缩短50%(通常为4次会谈),且更易在初级医疗场景中推广[3]。
四、适用性与局限性
BTI特别适合轻中度失眠患者及医疗资源有限地区,但对共病精神障碍或复杂失眠案例仍需结合其他治疗。未来研究需进一步优化组件组合并开发数字化适配方案。
参考文献
- [1] Spielman AJ. Behavioral treat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Sleep, 1987.
- [2] Edinger JD. Brief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Sleep Medicine, 2007.
- [3] Buysse DJ. Efficacy of brief behavioral treatment for insomnia. 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