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失眠药达利雷生的靶向觉醒系统研究综述

夜空中最亮的星   |   2025-08-19

摘要

达利雷生(Daridorexant)是一种新型双重 食欲素受体拮抗剂(DORA),通过选择性阻断食欲素神经肽OX1R和OX2R发挥促眠作用。本文系统综述其靶向 觉醒系统 的分子机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失眠治疗提供新视角。

达利雷生的核心优势源于其双食欲素受体拮抗机制。人体下丘脑分泌的食欲素(Orexin)是维持觉醒的关键神经递质,失眠患者往往存在食欲素系统过度活跃。

一、食欲素系统与觉醒调控

食欲素(Orexin)由下丘脑神经元分泌,通过OX1R/OX2R激活 觉醒维持网络,包括蓝斑核(LC)和结节乳头核(TMN)[1]。达利雷生通过竞争性拮抗抑制该通路,降低过度觉醒状态[2]。

达利雷生通过阻断食欲素受体(OX1R 和 OX2R),抑制过度觉醒驱动力,帮助患者自然进入睡眠状态,且不改变睡眠结构(如深睡眠比例和快速眼动睡眠周期)。

这与传统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安定)通过广泛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促眠的机制截然不同 —— 后者虽能缩短入睡时间,但会破坏睡眠周期,导致次日昏沉、记忆力下降,长期使用还可能引发药物依赖和戒断反应。

临床研究显示,达利雷生口服后 1-2 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半衰期约 8 小时,恰好覆盖夜间睡眠需求,既保证药效持续至清晨,又避免药物残留影响日间活动。

这种 “精准调节” 特性,使得患者在服用后不仅能延长睡眠时间(治疗 3 个月后主观总睡眠增加 57.7 分钟),更能显著改善日间警觉性、情绪状态和认知能力。

二、达利雷生的药理学特性

  1. 高选择性:对OX2R亲和力(Ki=0.47 nM)显著高于OX1R(Ki=0.93 nM)[3]
  2. 药代动力学:口服生物利用度达70%,半衰期约8小时,适合夜间持续作用[4]

三、临床研究进展

三期试验显示,50mg剂量可缩短入睡潜伏期(p<0.001),且次日残留效应低于苯二氮�类药物[5]。安全性方面,不良反应率(12.1%)与安慰剂组(8.4%)无显著差异[6]。

四、未来研究方向

需进一步探索其在 共病失眠(如抑郁症伴失眠)中的应用,以及长期用药对食欲素系统可塑性的影响[7]。

参考文献

  • Scammell TE. Narcolepsy. N Engl J Med, 2015.
  • Mignot EJ. History of narcolepsy at Stanford. Sleep Med, 2020.
  • Boss C. Discovery of daridorexant. J Med Chem, 2020.
  • Zammit G. Daridorexant phase 3 trials. Lancet Neurol, 2022.
  • Dauvilliers Y. Orexin receptor antagonists. Nat Rev Drug Discov,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