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术:术中风险与严重并发症
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然属于侵入性操作的手术项目,对患者机体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手术风险的防范丝毫不能松懈[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风险主要是肝外胆管和血管损伤、胆漏、出血及胆管残余结石[1]。
-
一项71238例临床资料研究指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发生严重手术风险的分布主要包括腹腔大出血、胆管损伤、胃肠道损伤、胆漏等,严重手术风险发生率0.37%,其中死亡4例[2]。
-
一项调研222家医院合计156820例腹腔镜临床资料对14294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研究指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风险发生胆总管损伤、肝胆管损伤、胆囊管损伤,发生率0.19%,胆漏发生率0.14%,胆囊动脉出血0.11%,十二指肠、胃、小肠、结肠等胃肠损伤0.04%,腹腔感染0.07%,死亡率0.02%[3]。
-
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遇到困难时,适时在手术中转为开腹手术是保证手术质量的有效措施[2]。要注意的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住院时间,还会加重经济负担甚至引发医疗纠纷[4]。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被迫性转为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中转开腹率为3.21%[1],主要原因包括胆囊三角或胆囊周围组织致密粘连、解剖关系模糊、炎症较重、腹腔严重粘连致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以进行[5]。而强迫性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主要包括胆道损伤,血管损伤出血等,其中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最严重的手术风险[5]。
我们应当理解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项常规、成功率高但依然是复杂的手术方式[4],腹腔镜外科医生术中看到的不再是腹腔内三维真实术野,而且无法用手对预处理病灶做触诊、牵引、压迫、分离,即触觉丧失效应,并且腹腔内操作空间狭小[5],这都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腹腔镜理论和熟练而规范的技术操作对于防范术中意外损伤至关重要[4]。
参考文献:
- [1]张会键, 陶凯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风险防范的探讨(附308例报告)[J]. 医师进修杂志, 2003, 26(4):3.
- [2]孙登群, 梁久银, 吴浩荣,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严重并发症的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单中心71238例临床资料总结[J]. 肝胆外科杂志, 2012, 20(1):3.
- [3]刘国礼. 我国腹腔镜外科的现状-156820例腹腔镜手术综合报告[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 16(9):562-564.
- [4]吴浩瀚, 徐光武, 伍南斌,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分析[J]. 肝胆外科杂志, 2020, 28(3):2.
- [5]邢海林, 涂之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分析[J]. 中国内镜杂志, 2003, 009(0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