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与细胞营养代谢及抵抗素关联性分析

健康生活方式   |   2025-09-07

摘要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但患者常伴有抑郁状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临床预后。近年研究发现,抑郁状态与细胞营养代谢紊乱及抵抗素水平异常存在密切关联。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相关文献,探讨MHD患者抑郁状态的病理生理机制,重点分析营养代谢指标与抵抗素在抑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流行病学特征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抑郁状态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国内外研究显示其发生率可达30%-50%。抑郁状态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与更高的住院率、死亡风险及治疗不依从性相关。研究表明,抑郁是MH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二、细胞营养代谢指标与抑郁状态的关系

MHD患者常存在蛋白质能量消耗微营养素缺乏等营养代谢紊乱。研究发现,低血清白蛋白、低前白蛋白水平与抑郁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此外,维生素D缺乏锌元素不足等微量营养素异常也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合成和神经内分泌功能,参与抑郁的发生机制。

三、抵抗素在抑郁状态中的作用机制

抵抗素作为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在MHD患者中常表现为水平升高。近年研究表明,抵抗素不仅参与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还可能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高水平的抵抗素可促进促炎细胞因子释放,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进而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和抑郁样行为。

四、临床干预策略与研究展望

基于上述机制,针对MHD患者抑郁状态的干预应包括:1. 营养支持治疗,改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2. 监测和纠正微量营养素缺乏;3. 探索抵抗素调控策略。未来研究应着重于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明确因果关系,并开发针对性的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明, 李华.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况与营养指标相关性分析. 中国血液净化, 2020.

[2] 王丽, 刘强. 抵抗素在慢性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9.

[3] 陈晓, 赵军. 血液透析患者微营养素缺乏与心理障碍的关系.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1.

[4] 杨帆, 周伟. 脂肪细胞因子与终末期肾病患者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

[5] 郑秀英, 吴明.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干预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中华护理杂志,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