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与缺乏4种营养素相关

健康生活方式   |   2025-09-05

摘要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全球范围内影响着大量人群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营养素缺乏与失眠症状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本文综述了维生素DB族维生素色氨酸四种关键营养素的缺乏与失眠发生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了通过营养干预改善睡眠质量的潜在途径,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失眠提供新的思路。

一、镁与睡眠调节

镁作为一种重要的矿物质,在神经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镁参与调节褪黑激素的分泌,这是控制睡眠-觉醒周期的重要激素。镁缺乏会导致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使人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临床研究发现,补充镁能够显著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时间。

镁通过调节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功能,促进神经系统的放松状态,这对于入睡过程至关重要。此外,镁还参与能量代谢和肌肉放松,这些生理过程都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

二、维生素D与睡眠障碍

维生素D不仅影响骨骼健康,还与睡眠调节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维生素D受体广泛分布于大脑的睡眠调节区域,包括下丘脑和脑干。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睡眠结构改变,表现为快速眼动睡眠减少和睡眠效率降低。

维生素D通过影响血清素的合成和代谢来调节睡眠。血清素是褪黑激素的前体,其水平直接影响睡眠质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维生素D水平较低的人群更易出现失眠症状,而补充维生素D能够改善睡眠持续性和深度。

三、B族维生素与神经系统功能

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在神经系统功能和睡眠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维生素B6是合成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必要辅酶,直接影响睡眠-觉醒周期的调节。

研究表明,B族维生素缺乏会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这与睡眠质量下降和失眠风险增加相关。维生素B12特别参与生物钟的调节,缺乏时会导致睡眠节律紊乱。临床干预研究显示,补充B族维生素能够改善睡眠质量,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效果更为显著。

四、色氨酸与睡眠诱导

色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是合成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前体物质。由于人体无法自行合成色氨酸,必须通过饮食摄入。色氨酸水平直接影响大脑中血清素的可用性,进而影响褪黑激素的合成和睡眠质量。

研究发现,色氨酸缺乏会导致入睡困难、睡眠浅和早醒等失眠症状。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或补充剂能够提高睡眠效率,缩短入睡时间。色氨酸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后,在维生素B6的辅助下转化为5-羟色胺,最终合成褪黑激素,这一代谢途径对维持正常睡眠模式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明, 李华. 镁缺乏与睡眠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0

[2] 王丽, 刘强. 维生素D水平与睡眠质量相关性分析. 中华医学杂志, 2019

[3] 陈晓, 赵刚. B族维生素对神经系统功能影响的研究. 营养学报, 2021

[4] 杨静, 周涛. 色氨酸代谢与睡眠调节机制. 生理科学进展, 2018

[5] 黄伟, 孙丽. 营养素干预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2